书生拜大将的书生是谁
绍兴三十一年八月,稍稍松了一口气的南宋王朝的神经再次紧张起来,北方的金国从来没有放弃对南宋富庶土地的觊觎。三十一年前,那时候韩世忠还在,岳飞也还没有含冤而死,中原虽然已经陷入金军铁骑之下,但依然有忠臣猛士在为这个国家浴血奋战。于是,黄天荡之战,让宋王朝有了喘息的时间。一晃已经三十多年。

岳飞剧照
岳飞,韩世忠,这些原来能征善战的人,都已经作古,本来已经无事的北方,却因为一首词,而变得疯狂起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不会想到,自己赞美祖国江山的得意之作,居然会在百年以后变成敌国出战的理由。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做梦都想要夺取词作中自古繁华的江南宝地,于是,出征。二十七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向南宋边境,霎时间,已经很久没有战斗过的南宋军队,以及那些本来就松散无比的防线土崩瓦解,淮北危急,淮南危机。最后,江南危急。
绍兴三十一年的十一月,金军逼近采石,从临安,那个南宋偏安的小都城,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书生。这个书生,虽然是一个文官,却有着武将都无法比拟的坚韧。这个文官,叫虞允文。

虞允文画像
在后世编纂的宋史中,记载这样一句话: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而伟大领袖在阅读续资治通鉴的时候,看到这个书生的故事,也不禁为之神往不已,压抑住内心激昂的情绪,批注下这样的话: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这时候的虞允文,并不知道他即将名垂青史,而是满心忧郁,因为他看到了前线的将士,兵败如山倒,让前线的将士的士气,空前的低落,他的任务,只是劳师而已。虞允文完全可以像其他劳师的文官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语,然后交差,以最快速度离开前线。然后回到江南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但虞允文没有这么做。来到前线那一刻,虞允文就做好了干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准备。

南宋对峙形势
面对着这个从朝廷里来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前线的将士,并不买账:“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简单的对话,虞允文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疑惑,不是将士不忠,而是将领无能,前线的将士依然愿意为国死战,那自己又如何能趋利避害呢。“危及社稷,吾将安避!”,这一刻,虞允文决定,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劳军的使者,而是前线将士们的主心骨。

战斗画面
虽然勇气可嘉,但实力却不容忽视。一边是气势如虹,战斗力极强的虎狼之师,一边是气势低落的兵败之师,哀兵必胜也只是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语,而战胜的关键,不只是士气,更是实力的较量。而宋军的实力如何,史载: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
硬拼,那是以卵击石,敌兵四十万,即使不全是战斗部队,也不是宋军这一万八千人所能对抗的。一条计策,慢慢从虞允文的胸中升起,成竹在胸。
“允文乃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
金军人多、马多,战斗力强,但你们真的善于水战吗?三十一年前的亏难道忘了吗?虞允文敏锐的洞察到金军的劣势,而这样的劣势,恰恰是宋军的优势。孙子云:“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骄傲无比的金军哪知道,自己十拿九稳的一场战斗,居然因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局势。

金军没有水战经验
毫无水战经验,且骄傲自负的金军,突然发起进攻,然后莫名其妙的钻进了虞允文布置的陷阱里。早已满肚子怨气的宋军,这时候,突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一路猛追狂砍,大破金军,史载:大败之,僵尸凡四千余,杀万户二人,俘千户五人及生女真五百余人。
采石大捷,让完颜亮的梦想彻底破灭,而很快,金军的内部发生动荡,完颜亮被杀,金军再次退军,而南宋王朝,终于迎来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
采石之战,让虞允文声名鹊起,也让宋孝宗看到了一个可以依靠重用的大臣。虽然这时候的赵眘,还不是宋孝宗,只是一个皇子罢了。
对于宋孝宗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而孝也算是一个美谥。但从历史发展看,很多人更偏重于说,宋高宗是有北伐之将,无北伐之君,而宋孝宗恰恰相反,有北伐之君,无北伐之将。宋孝宗亲政之后,他太渴望北伐光复中原了,于是,他为岳飞平反,再次任用张俊,表现出足够的北伐的欲望。但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张俊或许真的是主战派,李显忠也的确算是名将,但事实上,整个宋军的北伐,却显得仓促而失去运筹。于是,符离之溃,让宋孝宗的北伐雄心,付之东流。于是,他想起了在采石之战大显神威的虞允文。宋孝宗希望,虞允文扛起北伐的大旗,光复中原。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虞允文在采石之战胜利后,表现出一个名将应该有的气度的眼光,他没有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采石之战的确是胜利了,但却并不能证明宋军的战斗力是强悍的,采石之战的胜利,如果说是宋军的胜利,倒不如说是金国内部倾轧导致的,如果完颜亮没有死,胜败很难说的。

完颜亮剧照
于是,在采石之战结束后,虞允文被派往四川,沿路之上,虞允文不断地思考战略部署,在湖北,他勘察襄阳一带,提出了修筑襄阳城的建议,来到四川,他不断整军备战,不断修筑防线,稳定四川的局势,更希望通过四川为跳板,进行北伐。
同样是主战派,虞允文也希望兴复中原,但他更明白兴复中原需要做什么,于是,虞允文再次回到四川,积极准备北伐,却并不急于北伐,而是为北伐打下坚实基础。只是,历史在这一刻,再次出现拐点。正当一切往利好方向发展的时候,虞允文却积劳成疾,去世了。
这也许是上天给与宋王朝最后一次机会,但却没有给宋王朝把握这次机会的时间。随着虞允文的死,南宋光复中原的伟大梦想,终于在此刻覆灭。
我们或许都能知道,采石之战中虞允文的精彩表现,却不知道虞允文是宋孝宗时期为数不多的真正清醒的人物。当所有人都因为采石之战的胜利而振奋无比,以为金国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只有虞允文,看到了胜利之后的真相。

当所有人都在想通过北伐建功立业之时,只有虞允文看清楚了北伐真正需要作什么。虞允文一直没有开始北伐,这让他没有了北伐的振奋,谁都知道,无论北伐是胜利还是失败,虞允文的名字都会载入史册,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虞允文是一个真正的主战派,所以,他不会大喊大叫的去北伐,而是默默无闻的为了北伐积蓄力量,“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当整个国家都失去信心的时候,虞允文站出来了,因为“危及社稷”,当整个国家疯狂的信心满满的时候,他冷静的看穿了一切。也许,这就是“南宋第一人”的真正含义。
【温馨提示】如果文章内容有帮助到您,别忘动动小手指分享给好友哦!
相关文章
-
象棋美女唐丹和谁结婚了(唐丹这位象棋美女与谁共筑棋盘人生)
大家知道象棋界唯一的特级大师夫妻是谁吗?很多人可能第一想到的是吕钦、许银川等大佬。实际是另一对来自广东的情侣,他们就是许国义、陈丽淳。本篇的主人公女子棋后陈丽淳,一直有唐丹克星之称。在陈丽淳还没有夺得全国冠军之前,对上唐丹就特别来劲,86年出生的她,多次在唐丹的手下,拿下各种胜利。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陈丽淳马炮卒竟然击败了唐丹的马炮双兵,也是厉害了。
-
美女说下象棋啥意思怎么回答
这个故事有个梗的哦,昨天一朋友带他女票去骑马,没骑多久,他女票就把马放走了,他一脸不解的问她:“怎么啦?”女票说:“你会下象棋嘛?”朋友答:“会啊?怎么了?”最后女票甩头回家了,到现在都没理他。你会下象棋吗?说实话普通人哪里能想到这有什么内涵意思啊,但是这个单独问出来了,安族小编掐指一算,自然是不一般的,那么女生问你会下象棋吗什么意思?
-
象棋洪智公开承认的老师
洪智在直播中说过,他7岁开始学下棋,和哥哥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学棋,启蒙老师是父亲洪峰。年少时,杀遍武汉棋摊,在业余棋坛中成长起来。洪智,中国象棋男子特级大师,雅号 洪天王、乱战天王,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洪智的棋风泼辣刚猛,喜好攻杀,具有中局功力强大,尤其擅长搏杀。至于柳大华老师,洪智明确否认是其老师,当时在湖北队的时候,洪智已经成名,并未得到特别指导。
销魂飞刀 2024-09-24 阅读 4481
-
老梁说象棋名家各自特点(老梁揭秘,象棋名家们独特的棋艺风格,你了解多少)
洪智胡荣华蒋川刘锦祺(左)霍文会(右)这位就是柳大华 当年的象棋五冠军广东名将吕钦孙勇证陶汉明等级分第一的王天一谢靖徐天红许银川特大张强特大张强许银川赵鑫鑫特大郑惟桐庄玉庭也许大家没见过这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棋艺》杂志编辑部主编张志强老师。《棋艺杂志》是梁宏达老梁创办的。经过几经发展,现在已经风风火火。
-
象棋开局必胜的15种走法棋谱
开局第一步,就奠定了象棋全局的走法思路,因此,我们通常以走的第一步棋命名象棋的布局阵名。最常用的象棋开局阵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步进三兵或者七兵,称为仙人指路,由于早晚都要进三、七兵,所以起手进兵有试探的意图,先看对方出招,再用相应的克制招数进行布局,因此,用仙人指路的人一般都是高手,可以后发制人。试探式走法多在高手中使用,如悟此道,棋力定能上一个台阶,此是后话,关注莫愁象棋以后会进行讲解。